①提早放养、提早开食;白乌鱼鱼苗把春季放养改为冬季放养,是总结过去春季放养多发病后的重要改革措施。因为春季放养时水温已上升,病原体开始产生繁殖,而鱼类经越冬后体质瘦弱,鳞片松散,鱼体极易受伤,病菌趁机而入使鱼发病;而冬季放养时水温较低,鱼体肥壮,鳞片紧密,不易受伤。即使有些鱼体受伤,病菌也处在不活跃状态,鱼类就有充分的时间恢复创伤。到春季水温上升,提早开食,白乌鱼鱼苗很快地进入正常生长,加强了鱼体抵抗病菌的能力,因而鱼类也就不易发病了。
②合理放养密度;白乌鱼鱼苗合理的放养密度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措施之一,对鱼病的预防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。在密养的情况下,特别在放养过密的水体内,鱼类容易接触而使病原体互相传染。在有病原体的情况下,鱼类放养密度大的比密度小的水体内,鱼病更容易发生和扩散。有很多病例说明,鱼病在池塘内比在湖、河、水库内容易发生。在同样大小,环境条件相同的池塘内,由于放养密度不同,其发病程度也有显著差别。但不应该由于这个原因就得出不可以进行密养的结论。只是必须记住:在经营管理这种鱼池时,应掌握适当密养,并严格执行卫生防御措施。高度密养而相应措施(如投饵量、增氧设备等)跟不上时,则常会适得其反,即鱼类成长缓慢,有时鱼体反而消瘦,抗病力降低,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;在炎热的夏季更容易因氧气供应不足而引起“泛池”。至于怎样的放养密度才是合理的,应根据鱼池的水深、水源、水质、投饵供应情况及饲养管理方法来决定。
③科学放养鱼种;白乌鱼鱼苗同一鱼池要放养同一来源的鱼种,如同一鱼池的来源有困难,也最好是同地区的,切忌一池鱼七拼八凑;否则,因各地运来的鱼体大小、肥满系数、抗病力等都不同,造成饲养管理上的困难,而且容易发生疾病。
④做到“四定”投饵;这项措施主要是通过饲养管理,增强鱼体对致病因素的内在抵抗力。“四定”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固定不变,而是应该根据季节、气候、鱼体生长情况、环境和水质的变化而改变:定质,是指投喂的饵料要新鲜和有一定的营养成分,不含有病原体或有毒物质。定量,是指每次投饵的数量要均匀适当,一般以3-4小时内能吃完的量为宜。如果有吃剩的残饵,应及时捞出,不应任其在池内腐烂发酵,以致败坏水质。定位,是指投饵要有固定的食场,使鱼养成到固定的地点吃食习惯,即便于观察鱼类的动态、检查池内鱼吃食情况;而且在鱼病流行季节又便于进行药物预防工作。定时,是指投饵要有一定的时间,一般每日投喂2次,即08:00-09:00,15:00-16:00各一次。在时间上不是机械的,应随季节、气候的变化作适当的调整,如早晨油污、风大或下大雨,应适当推迟投饵时间。在放养密度较大池中投饵的原则是“少吃多餐”,即投饵次数要多,每次的投饵量要少。
⑤加强日常管理;勤检查鱼池,经常注意鱼类动态,及时发现病情,及时处理,防止鱼病的发展和蔓延;注意水质,定期加注新水。改善鱼池环境卫生,勤除杂草,勤除敌害及中间寄主,及时捞除残饵及死鱼;定期清理及消毒食场,制止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。
⑥加强操作管理;白乌鱼鱼苗因为在水体环境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致病菌或寄生虫,当操作不小心,鱼体极易受伤,就会给病菌或寄生虫制造侵袭机会。因此,拉网捕捞、进响搬运时,操作应当仔细,不能马虎,应防止鱼体受伤而感染疾病。